Translate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學習做「人」 藝術之作用

文:袁廸旗
       藝術是甚麼呢?藝術是一門不能以三言兩語能解釋的東西,它能表現出人類的真善美,教會人做一個真正的人,有道德教化之作用,是人類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東西。
       藝術的社會作用,不是直接改造社會現實或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而是塑造人的心靈,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它使人們認識、追求真善美,了解、拋棄假惡丑。一切比較優秀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告訴人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從而在不同程度上起到藝術的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
       在古希臘,人們認為美就是善,就是真,雖然這審美觀念看起來好像自相矛盾,但若果我們相信唯惡即丑這一觀點的話,那麼,所有其他人類精神活動也會處於獨善其身、停滯不前的狀態,所以,藝術比經濟或科學更重要,因為藝術是檢驗人類精神幻象的直接尺度。
       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有這樣的功能,包括電影,就以基斯洛夫斯基的《愛情短片》為例,電影講述青年郵務員,喜歡用望遠鏡窺看住在對面大廈的中年女畫家,並深信自己已愛上她。她在家裡發呆、痛哭、和不同男人做愛,他都一一看在眼裡。這青年郵務員痛心極了,於是用盡辦法介入她的生活,並妄想以純真的愛打動她,讓她走出憂傷深谷。然而早已對愛情死心的女畫家,卻直斥這傻小子幼稚可笑,最後他不知如何處理,並企圖自殺。
       這部電影的焦點不是什麼技巧上,而是它的內容,導演透過一個暗戀故事來表達出人的孤獨,重新演化為現代人面對的道德倫理困境,道盡箇中抉擇與矛盾,從而使我們對主角產生同情,雖然我們未必擁有男主角的經歷,但孤獨、心靈空虛可說是每個人都曾經歷,使我們代入男主角的世界,為他擔憂、緊張,甚至覺得男主角有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
      此外,電影還帶出一些使人汗顏的問題甚麼是愛情? 愛情包含些甚麼?如何證明對別人的愛性與愛有甚麼關係?電影中,男主角真心愛上對面大廈的女畫家但他始終說不出這種「愛」的感覺到底是甚麼回事——女畫家問他是否要親吻,是否要與她上床,是否要與她去旅行,他通通都說不,他說他甚麼都不要,想了一會,只說出「想要請你吃杯雪糕」這天真的要求。床上男伴轉了又轉的女畫家,理直氣壯地認為男主角這種一廂情願的迷戀算不上是愛情那到底愛情應包含些甚麼東西呢?


           電影中對愛、性有關的疑問,在現今愛情觀念被誤解,不少人因愛情而遍體鱗傷的世代下,絕對值得我們反思甚麼是愛情,所以,基斯洛夫斯基的《愛情短片》達到藝術中的真善美的效果。

       除了電影外,詩也有這個功能,例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烏惊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本詩創作於唐代安史之亂時期,杜甫目睹昔日繁華的長安城因戰火而被破壞不堪,因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杜甫的作品一直有悲天憫人之見稱,《春望》也不例外,更是當中的經典,這首詩體現了作者仁愛之心和真摯之情,仁愛與真情永遠是產生優秀詩歌的源泉,也是歷史用以造就聖賢和明哲的兩大元素。
       在詩中可以輕易察覺杜甫對於家國遭劫的沉痛憂思。首聯用簡單的描寫,傳神的刻畫出唐代在安史之亂後的殘破景象,國家衰敗了,唯一完好的居然只有江山未改,隱喻著除了江山之外,其他的社稷民生已被破壞殆盡,春日的城應該是人潮如織,熙熙攘攘的熱鬧景況才是,卻只長滿了茂盛的雜草灌木,說明了唐代原本豐衣足食的社會遭到了多麼沉重的打擊。
       頷聯則藉著原本不知人事的花鳥來強調對於時局的悲慟心境,突顯「感時」與「恨別」的怵目驚心,連花鳥尚且如此,身在戰禍中的人類感受恐怕更深重了。
           頸聯描述戰時家庭離散,想得到一點兒親人的消息都很艱難,如果能得到一封親人寫回家報平安的信,價值可比黃金。結聯則說明杜甫為國憂時傷世卻無能為力,只能莫可奈何的頻頻搔頭,把白髮抓得稀疏,連簪子都插不上了。
       從以上的解釋,可發現詩中對人的關懷,有悲天憫人的效果,抒發對戰爭的不滿及帶來的禍害,令讀者反思戰爭、珍惜和平的可貴,絕對有教會人做一個真正的人、道德教化之作用。
       從以上的例子,無論是電影、詩或其他藝術,都有表現出人類的真善美、令普羅大眾學習怎樣做「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