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電影絕種,源於電視?


:袁廸旗

     「香港電影已死。」這句說話,很久之前已有人說過,慶幸的到現在還未發生。在以前,當我們說香港電影已死,都是因為香港電影市道低迷,產量及票房大減,大量電影工作者失業所致,但是,電影「頻臨絕種」的危機還未解決,原因在於電視。

   文章所說的「頻臨絕種」,不只是以產量和票房衡量,還包括電影可持續發展性和傳播問題。在香港,甚至世界各地,電視和電影關係密切,電視和電影界的人才互相流動、電視頻道是播放電影的重要平台、電影教育或多或少涉及電視等。現時,不少電影工作者來自電視台,他們在電視台裏已有不錯的成績,當中包括《大時代》的韋家輝、《家變》的徐克等,他們在電視台擁有發揮才華的機會,為日後在電影界的光芒提供了準備,使他們在電影事業上獨當一面,成為電影界重要人物,所以,無論在幕前或幕後,他們在電視台的訓練和實踐,都為日後電影界帶來重要人才、技術和創作思維,促使電影業不斷發展,以致出現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破格與創新。

   可是,這個現象從九十年代開始衰退,能從電視台走進電影,而且在兩個圈內有一定成績的明顯減少,原因何在?首先,電視台(其實所指的都是某電視台)為了節省成本,對節目製作的資源作大幅限制,例如一段配樂可在幾十齣電視劇出現、古裝劇內唐朝長安大街和明朝池力共鎮都是相同的街道擺設等,這樣做法導致每一齣電視劇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毫無創新之意。此外,劇本故事人物性格特徵單薄或過於浮誇,演員難於發揮演技,故事發展過於公式化,題材欠缺新意不停地爭產、後宮爭寵等上流社會的鬥爭),與觀眾的距離甚遠,部份更有明顯的抄襲,在這樣的情況下,難怪近十多年來的電視劇質素明顯下降。

   如此惡劣製作環境下,無論是幕前或幕後工作人員,都難以像他們的前輩一樣,在電視台得到適當的鍛鍊,然後進入電影圈,促使電視台不再是提供電影人才的地方。

   電影圈失去電視台這個人才提供場地,必須另找新場所,有人認為這是由傳統電視台「紅褲子」出身,轉變為「學院派」出身的時機,但問題是,本地的電影課程不是與電影界實際環境脫節,就是缺乏完整的電影教育,而香港首間電影學院——浸大電影學院在幾年前才成立,在多方面仍未接上軌道,加上培訓人才需要時間,現時仍屬起步階段,而其他電影課程的畢業生從事影視工作,本身的比率也不高,即使從事影視行業,大多數都是在電視台工作,受制於電視台的苛刻條件,發揮空間有限,令「學院派」未成氣候。業界的青黃不接,令人擔憂人才傳承問題,難免有本土電影「頻臨絕種」的聯想。

   除了電視製作與人才問題外,電視台的電影播放,亦影響了一些被市場忽略、有悠久歷史的影片的生死存亡,因為有些電影在影碟市場難以出現,部份電影拷貝更糟遺缺,只能靠電視台的播放才可呈現在大眾面前。現時,兩間免費電視台播放本地電影的時間明顯減少,雖然收費電視台多設有電影頻道,但觀眾人數始終有限,而兩間免費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放本地電影少之又少,即使播放,都主要在下午深夜等收視率偏低的時段,令觀眾接觸本地電影的機會降低,也許你會覺得觀眾可透過影院及影碟欣賞本地電影,但一些文藝片,難道觀眾會「主動」觀看嗎(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電視台播放甚麼節目,不少觀眾會「被迫」觀看)?一般港產片尚有其他接觸空間,但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呢?究竟有多少人真的為了觀看粵語片,而來到位於西灣河的電影資料館呢?現時,亞視已沒有播放粵語片,無線取消播放粵語片亦可能是遲早的事,粵語片生存空間愈來愈少,在電視台裏已達到「頻臨絕種」的危機。

   電視製作衰落,以及電影在電視頻道的空間減少,都影響電影業的發展和電影傳播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電視在當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否則,香港電影「頻臨絕種」的危機仍未解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